淘宝收货地址里写着人生的成长和失去

  华体会上周末,一直喊着叫着要“断舍离”的上流君终于迈出了一步,但不是丢衣服,也不是清空书柜,第一步,从收货地址下手。

  好不容易收拾完新家,购物车里存了一堆买买买的东西,算好满减折扣,准备合并付款,才发现,淘宝的收货地址早已经叠加达到了上限。

  每个地址,无论是否还能使用,都标记着过去的某个阶段,有着各自独特的意义。而当它们罗列在一起时,呈现出的是不那么完整却也足够回忆的人生轨迹。

  很多人第一次清理收货地址,是在毕业的时候。准备换掉用了几年的地址时,离别的感伤也一点点袭来。

  即使平日对《北京东路的日子》没什么偏爱,此时也会产生共鸣,散伙饭时没来得及感慨出的情绪都浓缩在一串地址上。

  换掉地址,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,但其实变了的不止是地址,还有习以为常的人和物,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,离开学生身份,去适应陌生的生活,展开人生的新阶段。

  毕业后,再也用不到学校的地址,也还是会把它叠加在信息栏里,哪怕有收错单的风险。毕竟,它昭示着你曾在这里留下过印记。

  真正离开学校后,收货地址不再四年如一,后来随着工作的变化,不断的搬家,地址更是频繁更改,也是在这个阶段,收货地址的数量最快速地积累到上限峰值。

  有人厌倦了不稳定的浮萍生活,渴望有天扎下根来,过上安定的日子。有人则感怀过去的经历,暗自期待接下来的人生——

  有人说,淘宝收货地址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亲密关系,因为它不单只记录了自己去过的地方,人际关系也能在这里一览无余。

  大多数人不肯删掉的收货地址里,都藏着一个忘不掉的人,你和他两个人各自的行动,和一起的行程,都浓缩在了地址栏里。

  聊天记录里的细节,能够完整还原当时的心情,淘宝地址只是一串数字和文字相结合的信息,却留出了大量回味的余地。

  有时候很难想起,和曾经最亲密的朋友是怎样走散的。曾经谈天说地的朋友,如今相见无言,但想起过去的时光,心里总归是暖的。